就在人民军和日军在鸭绿江边进行激战的时候,华东政府和俄国的关系也迅速的恶化起来。
在辽阳之战的时候,人民军就和俄军发生了一次小冲突,当时是以俄军吃了一个小亏而结束,后来俄军也老实了许多,不敢再轻易的向人民军挑恤。
而就在辽阳战役结束以后,俄国驻青岛领事彼德洛夫来到外事部,向李三杰提出了抗议,指责人民军的行为破坏了此前双方达成的协议,造成了俄军的人员伤亡,要求华东政府向俄国道歉,严惩肇事者,并赔偿俄国的损失,同时提出,以当时协议是说双方以十里河分界,因此俄军应占有十里河的一半,要求人民军撤出,将十里河的一半让给俄军驻守。
俄国提出的无理要求自然是遭到了华东政府的严辞拒绝。李三杰代表华东政府,严力的驳斥了俄国的抗议,指出双方的冲突是俄军首先挑恤造成,人民军是被迫反击,根本没有过错,并且警告俄国,最好约束一下军队,不要再出现挑恤行为,否则人民军将会毫不手软的予以反击。至于以十里河为界,自然是以先占为原则,根本不存在一方一半的事情,并建议俄方最好后撤1015公里,以免双方的军队再发生冲突。
最后李三杰还向彼德洛夫提出,根据双方的协定,在击败日军之后,俄国将尊照《交割东三省条约》的规定,从东三省撤军,而现在是俄国考虑履行这个条约的时候了。
本来彼德洛夫是想趁着人民军与日军在鸭绿江边激战,无暇顾及俄国的时候,来向华东政府进行外交讹诈,估摸着这个时候华东政府是不想得罪俄国,因此会向俄国做出一些让步,那曾想到华东政府不仅一步也不让,反而要求俄国履行《交割东三省条约》。
于是彼德洛夫坚持咬定这次的冲突是由人民军引起的,而且坚称如果华东政府不给俄国赔偿,俄国将拒绝履行《交割东三省条约》,并且不能保证俄国军队还会保持克制。这实际就是向华东政府发出了战争威胁。
不过出乎彼德洛夫意料的是,李三杰根本不受威胁,反到再次警告彼德洛夫,如果俄军不保持克制,人民军会教他们保持克制;如果俄国拒不履行《交割东三省条约》,那么人民军会让俄国履行,而且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将由俄国负责。
可以说李三杰的威胁比彼德洛夫更明白,更直白,而且还从来没有那个国家这样威胁俄国的,由其是现在人民军自顾尚且不暇的时候,居然还敢这样的大言不渐。因此彼德洛夫也十分恼怒,丢下一句“那就等着瞧吧”连招呼也不打,就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外事部。
回到领事馆后,彼德洛夫立刻给国内发电报,将自己和李三杰的交涉过程向国内进行汇报,并且建议国内,荐于华东政府的恶劣态度,应该给华东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才能迫使华东政府屈服,向俄国做出较大的让步。
圣彼得堡收到电报之后,立刻引得俄国满朝震怒,想不到华东政府竟然敢俄国发出理的威胁,这也太小看战斗民族,于是纷纷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华东政府宣战,以武力攻占辽阳,以至于整个辽东地区,实现俄国谋划己久的黄俄罗斯计划。
原来林涅维奇的报捷电报发回到圣彼得堡以后,也给俄国政府打了一针强心剂,因为视在俄国政府正是内忧外患,太需要一场胜利的刺激了,只有胜利才能提振人心士气,才能增加王室的威信,才能提高精英、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冲淡“流血的星期天”之后带来的紧张气氛。而收复沈阳,无论是在战略战术还是政治宣传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
于是俄国国内的宣传机器大开,极力的吹捧这一场胜利,并且无限的拔高这场胜利的价值,将一场在战略意义上只能算是普通的战利吹成远东的莱比锡会战(导致拿破仑第一次下台的战争),称这一战将彻底扭转了远东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