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归化民则是原来清廷的官吏人员,当然主要是像主簿、典史、巡检、师爷、差役等这样的低层官吏,当然知县也有不少,连知府、知州也有几个。
华东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事作风,的风貌气像毕竟和清廷不同,只要是有一些见识眼光的人都应该看得出大清药丸的迹像,改朝换代也是早晚的事情,因些想投靠华东的清廷官员,由其是基层的官员、吏员也确实不在少数,都想着做个从龙功勋。
虽然华东并不信任清廷的官员,而且清廷的官员在思路理念上和华东也是大相径亭,但也不是一刀切的全部弃用,而是采用有选择,有保留的使用,一方面向他们惯输华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管理规;一方面对这些人也重点监督。也淘汰了相当一部份人,现在留用的原来清廷官吏大约有1600余人。
这一批人的特点是优点都很明显突出,优点是年龄较大、社会经验丰富,文化知识也不错,而且对基层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并熟悉业务,上手很快,办事的能力也很强;缺点是旧式的官僚习俗作风比较重,而且欠缺自然科学知识,对华东的行事方式很不习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就会在不自觉间就会回旧式的处理方式。
第三类则是外来的投靠人员,基本是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其中有相当部份有过在海外留学的经历,也有少部份是开明的商人、士绅、学者等等。人数大约在1500人左右,而且超过千人都是在1906年内投靠华东的,这主要是因为华东加入远东战争之后,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战果,并且又是以保卫国土的名议参战,因此自然声威大振,和清廷采取中立,并划定交战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吸引了许多有志爱国之士的加入,当然也有少部份人是看出大清药丸,改朝换代,抢先选边站队,将来也好得个拥立之功。
虽然这批人都是外来人员,可靠性并不高,并且极有可能混入奸细,但华东还是对其采用兼并吸收接纳,因为这批人大多都接受过新式教育,在知识水平上和华东自己培养的学生相差不远,而且有相当部份人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开扩了见识,对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因此他们在理念上也和华东较为接近,同时都对清廷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并有救国、强国的热枕。
但这些人最大的缺点是热情有余,而实干不足,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但到了具体行动时,要么是脱离实际,纸上谈兵,要么是无所是从,不知该从那里做起。而且由于这些人大多受过新式教育,并且出国留学,因此都自诩喝过洋墨水,自视甚高,不仅看不起接受传统教育的人,而且自认高人一等,来到华东虽然都是有一腔热枕,想干一番大事,实现救国存亡的理想,但却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还有人由于长年再国外留学,对国内情况所知不多,结果只会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而且还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而丝毫不理中国的国情。
另外还有少部份人由其在国外看到近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因此在心里己经形成了外国优越的想法,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文化、制度盲目的推崇倍致,满口就是国外如何如何发达,中国如何如何落后,主张中国应该完全放弃传统一切模式,全盘西化。在华东内部产生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总计,现在华东的基层归化民管理人员,大约在900010000人之间。当然如果是在远东战争之前,华东只有山东一省,加上天津、上海新区也足够了,但现在华东不仅占领了东北三省,还将河南省也全部都被纳入到掌控中,还有周边的山西、河北、江苏、安徽、湖北等部份地区,那么现在的管理人员就远远不够了,不仅仅是东北地区差人,而且河南也同样是缺少基层管理人员,而且这还是没有计算从荷兰、英国手里获得的婆罗洲。
当然,从长远来看,基层管理人员不足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