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检验(3 / 3)

态,坚决主张镇江堡的兵马应当去救援朝人义州府城的抗虏义军,那就说明,他们的心思并不在杨振这里,或者说他们两个,迟早是要脱离杨振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振就要借着这次机会,命令他们率部出城,叫他们前去救援朝人的城池去,从此各走各路。

反正现在,杨振一时半会儿也不必担心清虏再一次对镇江堡发动大规模的强攻。

但是,如果他们的态度跟自己麾下出身金海镇的将领一样的话,或者说尽管不完全一致,但却模棱两可,咋样都行,那就说明,他们并非是李朝的死忠。

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有朝一日金海镇往鸭江东岸大举移民屯垦的时候,甚至是控制或者废黜李氏的时候,他们不会跟自己离心离德。

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留下,而且今后也可以真正信赖了。

也因此,杨振的问话,其实是一次试探,也是一种检验。

“这个——,清虏一贯狡诈异常,都督确实不能不小心提防,就算是他们的主力,已经分兵过江,卑职认为,咱们也不能轻举妄动。

“至于接下来究竟该怎么做?卑职统领的忠义归明军,忠的是都督秉持的大义,归的是都督所在的大明,卑职唯知精诚一心,听从都督号令指挥!”

面对杨振抛出来的问题,同为朝人的安应昌快速地看了另一个在场的朝人柳林一眼,抢在柳林的前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大明新命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