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赶着帮他一起修造窝棚,还跟他攀谈的人,就是他们到了莱西以后一再听人说起的杨振杨都督本人。
当杨振策马离开的时候,还一个劲儿请托这位看似很好说话的金海东路官差替他们一家带话感谢杨都督和本地父母官大恩大德呢。
因为,历经磨难之后,老胡对眼下重新得到的一切感到很知足。
这里虽然比不上故乡原来的沃野千里繁华富饶,可是胜在安宁祥和。
从旅顺口上岸后,他带着家人,跟着队伍,一路北上,翻山越岭之间,经过了一个又一个屯堡,每一处都是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是他们一家老小很久没有遇见过的景象了。
尤其是对比离开故乡灵璧后的一路所见惨状,这里已经可以算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了。
当然,从与老胡一家的交谈中,杨振也越发清楚关内民间的情形了。
灵璧在地理上属于淮河以北,黄淮海之间,算是北方,但是眼下在行政划分上却隶属凤阳府,是南直隶的一部分。
而类似老胡这样的移民户,在杨振接下来的视察走访之中,又遇到了不止一家。
其中还有几户,更是来自南直隶庐州府地界,都是在四五月间张献忠袭击占领庐州府前后失去一切的所谓好人家。
他们这些人原本有土地,若是在太平年月,或自耕,或招租,足以温饱有余,继续耕读传家了,可是现在只能贱卖一切,背井离乡。
可以想象,如果连南直隶的小地主们在其本乡本土都活不下去,都开始逃难了,那么其他地方的贫苦百姓呢,还有活路吗?
恍惚之间,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甲申天变前后北方百姓们那么麻木不仁,宁肯坐视京师陷落天子蒙难,而无人前去勤王救驾了。
因为实在是心灰意冷,无所求,不可救了。
崇祯十五年的七月,就在这样的失望与希望、忙碌与等待之中转眼而过。
大明新命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