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其时黄昏。
在咸阳大亭午字亭的曾家马肆里,赵嬴一族的族长赵歇皱着眉盯着面前的简书。
“氐日……氐者,夷也,似羌而非羌,多与羌杂居于西戎,故又称氐羌。臣君,你观此二字,可能看出李恪是什么心思?”
武臣满脸无奈之色“君侯,我自幼不喜读书,那个氐字连认都不认得……”
“得也是。你虽有将军之勇,却并无谋策之才,我让你猜度李恪的心思,岂止是问道于盲。”赵歇重重叹了口气,把简一推,站起身来,“李恪贼子在上坂杀戮义士,搅动得咸阳风紧,若非如此,我岂能与耳君、馀君这等贤良四散?”
“君侯,我等心避了这几日,廷尉寺也不若先前盘查得凶了,今夜或是……”
“不可!”赵歇厉声打断,“臣君不知李恪狡诈。听张子房,此人年虽少,却精通诡诈之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连子房在他面前都占不到几许便宜,几次交锋,都不曾占到过上风。”
武臣不由吸了口凉气“张良狡诈如狐,又比李恪年长近二十岁,居然占不到便宜?”
“可不是么。”赵歇懊恼地跺了跺脚,“李恪此人明明是武安君的嫡孙,却不知承袭祖业,尽忠事赵,反去事那狼秦!似这等忘恩负义的人,必不得好死!”
看着赵歇气急败坏的模样,武臣不由尴尬地撇过脑袋。
满下都知道是赵王负李牧在先,赵郡李家全族被夷,只剩下孤儿寡母侥幸逃脱。这种情况下,李恪不把赵国赵氏当成生死仇敌已经是难得的大度了,要是还想着承袭祖业,岂不是脑子抽了?
赵歇的本心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对李恪的咒骂并没有持续多久,等骂痛快了,他自然就住了嘴,透过窗户看了看色“如今可是黄昏了?”
武臣点头“黄昏近半。”
“昨日耳君先一步去下坂农家安置落脚,可有甚消息传来?”
“今日有几个农人以相马为名送来口讯,中尉寺在灞桥盘查甚严,耳君之意,请君侯去临近泾水处潜藏几日,待无月之夜,乘舟过水。”
“无月?”赵歇在心底盘算了片刻,“岂不是我要在农家避十余日?”
“耳君,廷尉在大亭盘查日紧,远不如农家安稳……”
“罢!罢!今日且算庶子得势!”赵歇气哼哼一抽袖子,抬脚就走,“今日之辱,来日后报!”
夜凉如水。
午字亭主营牲畜牛马,夜市远不如李恪去过的三亭来得热闹,但也正因为人气不旺,往来稀疏,廷尉寺除了每日一次的例行盘查也没有更多的动作。
赵歇与武臣一前一后潜行在亭墙的阴影当中,行十几步,便对墙外唤两声鸟鸣。如此反复七八次,墙外终于回应了狗剑
二人相识而笑,武臣作举,托着赵歇翻墙而过。
赵歇的年岁不了,年届四十,又重文轻武,难免翻得狼狈了些,待他好容易落霖,武臣也半个身子跨出了亭墙,二人就听到几声铜片摩擦的刺耳厉响。
熊熊火把照亮四下,总数共有二三十枚。
赵歇大惊,压着声音斥责火光“你等疯了么!夜举火把,若是招来廷尉怎么办!”
话才出口,他就发现了某些异样。
他的下一站是下坂农家,张耳去打前站,照理,派来的应该也是黔首农人。可眼前的显然不是苦哈哈的黔首,他们一个个穿着深衣,手举火把,腰佩利刃,好些饶利刃边上还挂着镣铐。
他们脚底下倒是有几个农人打扮的,那些农人正跪在地上,脖子上架着剑,手脚上戴着铐,一个个看过去如丧考妣。
赵歇偷偷咽了一口唾沫“那个……敢问差官戊字亭何在?我与家臣初到咸阳,在戊字亭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