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那押运粮草士兵说“为何延误运送粮草的期限,你再从实招来。”
士兵说“出发后不久,苟安便令我等慢行,以免劳累,又日日带领我等吃酒,晚起早歇。快到前方时,苟安又吩咐我等已经耽误时限,若要避免受罚,就说路途艰难又遭遇了强盗。”
诸葛亮怒视苟安“你还有何话说!”
苟安磕头如捣蒜“卑职有罪,卑职有罪。”
诸葛亮喝道“你为何故意延误时限,受谁指使,从实招来!”
苟安结结巴巴“下官,下官生性懒惰,不耐劳苦,故路途上贪懒又贪酒,耽误了时限。”
“果真如此,无它人指使?”诸葛亮追问。
苟安抬头“绝无它人指使。”
诸葛亮盯住苟安“若此只处置你一人。按律贻误军中粮草三日,便当斩首,你贻误十日,复有何言?”
苟安伏倒在地上“丞相,念卑职初犯,家中又上有老母,下有幼子,饶卑职一条命吧。”
长史杨仪站出说“苟安乃西川人,我军粮草多出于西川,杀苟安,恐对粮草供应不利。”
诸葛亮想了想说“暂且留其一条性命,杖责八十。”
八
苟安回到成都又秘见后主刘禅,哭诉受责罚经过。
刘禅问“你把朕圈进去了吗?”
苟安忙说“臣岂敢。”
刘禅点头“这就好。”
苟安又说“丞相反复追问臣受何人指使,是欲把罪责引至陛下身上啊。丞相又指责后方供应不利,也是影射陛下啊。臣在前方军中观察,将士只知有丞相,不知有陛下,那诸葛亮又自恃有功,目中无人,早晚会对陛下下手,取而代之。”
刘禅惊问“那如何是好?”
苟安说“臣以为陛下应将诸葛亮召回,使其难成大功。”
刘禅默默点头。
苟安又说“还应在蜀中散布流言,传说丞相有篡位图谋,使蜀人对其存戒备之心。”
刘禅又默默点头。
九
这一日诸葛亮正与众将领于军帐中商讨进军事宜,忽报有后主诏书到。诸葛亮打开诏书,原来是命令立即班师回朝。
众将领大惑不解“我军连战连捷,正欲乘胜进军,主上为何诏令班师回朝?”
诸葛亮沉思片刻,叹说“主上做出之举,必有佞臣在侧搬弄是非!我军正欲建功,何故召回?我如不回,是欺主。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
众将说“将在外君命可有所不受,丞相可不撤军,率军继续进攻。”
诸葛亮说“主上年轻,我为丞相不从君命,恐损主上威信,以后不好行令。还是班师吧。”
众将默然。
姜维又问“若大军撤退,魏军乘势追杀,又当如何?”
诸葛亮说“我军班师,可分五路而退。假如营内一千兵,要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杨仪说“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
诸葛亮说“司马懿善能用兵,知我退兵,必然追赶;心中疑我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我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
众将皆敬服丞相足智多谋。
诸葛亮又暗中吩咐杨仪“你带几个精明可靠之人,速回成都,秘密调查为何令我撤兵。”
杨仪遵令星夜赶回成都。
魏军统帅司马懿忽接探子来报蜀军兵寨空虚,人马皆去。司马懿思虑诸葛亮多谋,不敢轻追,带领百余骑前来蜀营内察看,教军士数灶,之后仍回本寨。
次日,司马懿又令军士赶到蜀军下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日又增一分。”司马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