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说“我料孔明多谋,果然添兵增灶,我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暂退,再作良图。”
十
诸葛亮用减兵添灶之法,安然退兵回到成都。
杨仪来到相府,汇报秘密调查结果。诸葛亮听罢进宫晋见后主刘禅。
参拜之后,诸葛亮说“老臣兵出祁山,欲取长安,忽承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
刘禅想了片刻,说“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中思念,又恐相父长期征战,过于劳累,故降诏召回。”
诸葛亮看看刘禅冬瓜样脑袋,说“此意恐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言,污臣有不轨之心,主上因而生疑。”
刘禅低下脑袋,默然无语。
诸葛亮又说“老臣受先帝厚恩,誓死相报。今若内有奸邪,臣怎能安心讨贼?”
刘禅辨白“朕并末听到谗言,也末任用奸邪。”
诸葛亮说“苟安贻误军机,遭我责罚,他回到成都便悄然进宫会见陛下,继而散布流言,可有此事?”
“这……”刘禅结舌。
诸葛亮再诘问“陛下几个亲信宦官也在朝中散布流言,可有此事?”
刘禅说不出话来,只低头擦汗。
诸葛亮心事沉重地说“老臣在《出师表》中劝告陛下要亲贤臣,远小人,此乃立国根本,陛下为何听不入耳?”
刘禅仍不吭气。
诸葛亮转为沉痛“老臣在前方奋战,今日进肺腑之言,都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陛下当三思呀!”
刘禅不能不开口了,嗫嚅着“苟安确实来过宫里,也对朕说了一些话。朕因年轻,听信了他的话,下令召回丞相。今日明白了,后悔得很!”
诸葛亮脸色缓和了些“陛下若能认真反思,老臣当可心慰。”
刘禅又说“苟安散布谗言,蒙蔽主上,陷害丞相,应当严加问罪。”
诸葛亮说“臣已派人捉拿苟安,但他叛逃到曹魏去了。”
刘禅恨恨骂道“这等叛贼,真是罪该万死!”
诸葛亮说“宫内散布流言的宦官也应处置。”
刘禅驯顺地说“全凭丞相处置。”
十一
诸葛亮返回相府,长史杨仪已在府内等候。
“丞相,主上认错了吗?”杨仪问。
“起初推却,后来……”诸葛亮轻摇羽扇。
“后来丞相揭穿事实真相,主上不得不认错。”
诸葛亮点点头。
“可是,丞相,以后会不会再发生此类事情?”
诸葛亮看看杨仪,没有说话。
“丞相,这几日下官一直思虑此事。我军经辛苦筹备出师,又连番苦战,牺牲万千将士方才取得北伐战绩,可主上一个诏令便前功尽弃,真令人心痛不止!”
诸葛亮沉默片刻后说“陛下已同意处罚散布流言的宦官,此事即交你办理,为首者要严惩,余者处罚后清除出宫。”
“是,丞相。”停了停杨仪又说“犯事宦官应严处,可他们均奉主上之命,而主上……”
“休再多言。”诸葛亮打断杨仪的话。自己在《出师表》中写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对朝中官僚犯错,自己都可以处罚,可阿斗一错再错,自己却无能为力,唉……。他用力摇动羽扇。
听到丞相叹气,杨仪又说“下官斗胆再言,现今主上举止行径,难当一国之君重任。”
诸葛亮沉默。
杨仪深深吸了一口气又说“先帝临终前曾嘱托丞相,若后主可辅佐,则辅佐之,若不可辅佐,则可取而代之……”
“毋庸再言。”诸葛亮再次打断。
“丞相,下官是为国家前途计,为统一大业计……”
“休要再言!”诸葛亮声音严厉,接着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