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候为情疯癫(1 / 6)

天色方明,赵诗语从床上醒来,她赤足走出房间,来到甲板上,吹着江风,望向远方天边的彩云,憧憬着与邓庸的见面!

“三年了!你还好吗……”

待到兰亭词会召开的这天,清晨,李清柔从客房之中醒来,推开临街的窗户向外望去,只见人流涌动,往来之人,络绎不绝,兰渚山下,一夜之间,便已是人山人海!

李清柔洗漱一番,整理好衣衫,还未出门,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推开房门一看,李炯与赵文言站在门外,仿佛已等候多时!

三人吃过早饭,便向兰渚山上走去,此时的兰渚山,早已是会集了天下各地的文人墨客,不少人皆已找了块地方,铺上草席,支起书桌,铺纸研墨,做起了文章,意图借此兰亭词会,在天下文人面前崭露头角,为日后步入仕途,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李炯自上山时起,便开始四处留意着邓庸的踪迹,可直到来到兰亭下,也未能见到。

“兄长不必着急,许是还未上山,时间尚早,不妨再等等!”见李炯脸上渐渐有了些许失落之色,李清柔便开口宽慰道。

闻言,李炯点点头道:

“对!我相信他今日一定会来……再等等!”

二人正说着,只见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李炯,便立即高声呼喊起了他的名字!闻言一群人便向李炯围了上来,随后更是将他迎上大会“主位!”

李炯本欲推迟,奈何众人不肯,李炯只得顺从!可是他看了看身旁空缺出来的位置,心中却依然难以放下那个人!

见李炯被迎上亭中主位,李清柔与赵文言只得寻一处空地,同旁人一样,铺上竹席,支起书桌,铺纸研墨……

“听我兄长说,赵公子精通诗词歌赋,由善填词,不如今日先行让我开开眼,如何?”李清柔拿起笔来,递与赵文言笑道。

“在下岂敢班门弄斧!还是姑……李兄先请!”赵文言推辞道!

正当二人在哪儿相互推辞之时,只见一行人,抬着帷幕,浩浩荡荡的走上山来,那一行人个个身陪刀剑,在寻了处高地后,便落下了那抬着的帷幕,隐隐约约间,可见帷幕中有一女子端坐,帷幕外,数名男子,持刀而立,护卫在那帷幕周围,不许有人靠近。

“这是什么人?竟如此大的阵仗!”人群中有人小声的议论着。

帷幕内,赵诗语轻轻的唤了声,便见楚无稽隔着帷幕询问道:

“殿下有何吩咐?”

“他!可曾到了?”赵诗语问道。

“回殿下!尚未见其踪迹,不过还请殿下放心,他今日必定会来!”

“好……!你多留意……”

“是!”楚无稽转过身来,只见一衣着富贵,步履从容的中年男子,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入亭中。

“诸位!在下“长孙启!”在这儿有礼了!”那中年男子站在亭中,对着众人微微拱手道。

“参见“长文公!”!”亭外众人,齐声见礼道。

却见长孙启对着众人摆了摆手,轻声笑道:

“这里没有什么长文公,只有长孙启,所以还望诸兄切莫拘谨!”

“此次词会,由李炯兄出题,在下主持!还望诸兄能够不遗余力,一展才华!”长孙启对众人说着!随即回过头来对一旁的李炯道:

“李炯兄,还请出题!”

闻言,李炯站在一旁,微微笑道:

“今日到此的都是内有诗卷三百册的文人墨客,李炯岂敢在此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哎!李炯兄切莫推脱,天下谁人不知,李炯兄乃文人大家!若李炯兄不来出题,那谁能出?”

长孙启此言一出,顿时便惹得场下众人应和……

“对啊!”

“李炯兄切莫再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