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醉舞经阁半卷书(4 / 4)

崇祯大明 春秋各半 4750 字 2022-01-10

讲明白,让人知道这一件事情很重,而不是耍一些政客的小手段,让人猜来猜去,浪费时间不说,要是猜错了,损失最大的还是他朱由检。

“你先不要做决定,听听我的想法。”

他太清楚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了,都是以做六部尚书,内阁首辅为目标的。

突然放到一个和工匠打交道的地方,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犯了什么错事,被明升暗降扔到无法发出政治声音的角落里。

“我想把安民厂从兵部分离出来,然后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就叫做道院,可不是求仙问佛的道院,而是海纳百川,所有工匠后手艺人聚集的道院。

在这个地方,所有有堵独门绝活的人,都可以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

道院之下又分为军工,民生两大块。”

徐光启听得懵懂,完全不知道这个道院,到底要作些什么。

“军工这一方面,就是研究火枪,火药,火炮和战船之类的东西,而民生就是弄一些能够提升百姓生活水准的研究。

当前咱们要做的就是,把军工研究这一块弄起来,先做出优良的火枪再说,你我都知道,如今朝廷的心腹大患就是建奴,可我要说的是,一旦火枪做的好了,建奴就不再是问题。”

朱由检知道,训练一个合格的士兵,让他去打仗,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和时间,可现在他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火枪的生产到位,就可以三个月轻松拉出几万人的队伍。

到那时,人多的大明官兵,只需一人放一枪,就能打的家奴毫无还手之力。

徐光启这次听得明白,可脑子还是没有转过这个弯,不由得道:“火器是很厉害,可就是怕潮,怕雨,遇到天气不好和烧火棍没什么两样,而且还容易炸膛。”

朱由检哈哈一笑道:“爱卿,你看看这本书,另外怕潮,怕天气不好,你可以往这一方面研究,让他如何能够防潮,还能够在下雨天依旧威力不减。”

说着把《军器图说》递了过去,接着又道:“另外你说的炸膛,可以参照秦时知道弩箭的方法,流水线式的作业,不但能够保证武器的性能一样,还能保证那个部位坏了,还有东西可换。”

“哦,对了,你们还可以在火药上多线点功夫,做到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安全性能更高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