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科举考试可真的难啊(2 / 4)

以及安排流程等等。

但是太子朱标那边辽王朱启心里可是充满了愧疚啊。

如此出风头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让自己的大哥朱标来干的,却没想到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但活还是要干的,而没过多久,到了正月的时候,很快就开始了科举考试。

这个时间段在京城举办的考试也叫做春试。

聚集群天下中举的读书人到京城一起来选拔人才,这些考中的学生将会进入朝廷中进行任职。

考试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年头又没有什么电子设备,更加没有那么多的监控摄像头。

所以只要将考生身上安全搜查检查身体,没有任何作弊的地方,然后将他们隔开就可以很大程度保证作弊行为的发生了。

当然也需要考官不断的巡逻,而且在全封闭的环境上要进行三天考试。

对于如何阻止作弊这件事情,古人的智慧可是一点也不比现代人来的差的。

起码在明朝现行的制度就一定能够保证。

因为起早就已经在准备了,而且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的人帮忙。

官僚这种事情,那些官员们可比自己要熟练的多了。

更何况是科学考试这种死板的官僚主义行为,所以朱启基本上也没干什么事情,就把所有的工作都给完成了。

而那些考生们,很快就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进入到考场之中。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他们都将在考场里面进行封闭式的考试。

要完成的科目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年头要学的东西也不如现在高考那样的少。

他们可是要长篇大论,这三天的时间甚至有人需要手写上万字出来,可不是那么轻松随意的事情。

朱启虽然身为主考官,但也就一开始露脸说了一句话,看到大家如此激动的表情之后,朱启在接下来的三天也都没有出现在考场之中。

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因为自己的出现,而让那些学生们过于激动,导致现场的氛围被破坏。

虽然这样,说可能有点自命不凡,但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

而在三天之后考试顺利结束现场,也没有人因为作弊而被抓起来,毕竟这些学生如果作弊的话,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轻则被抓入大牢,重则有可能要被放归边境。

毕竟明朝对于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作弊的惩罚力度是相当大的。

然后就是要批改阅卷了这些自然也有其他老师来做,不过那些数理化的课程,想要批改的话可就不是一般读书人能够干的活了。

好在朱启这段时间也已经培养了不少的人才,倒也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批改了。

而且在自己主持着科举考试的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大哥朱标也一直从旁协助着自己,丝毫没有任何与自己嫌隙的打算。

这也不禁让朱启松了一口气,起码自己所想的兄弟之间产生隔阂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只是至此之后,自己这个圣人的头衔恐怕就要牢牢的坐实了。

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恐怕也就是自己的年纪,实在是太年轻了。

很多的儒学家可能会不认同罢了,只是那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但朱启的身份可是大明的王爷。

而且这么多年也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的成就也是万众瞩目的。

可以这样说,圣人做得到的他做到了,圣人没做到的他也做到了,如果这都不能成为圣人,那还得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而在搞定了科举考试的事情之后,接下来还要选拔那些优秀的学生,朱启自然也只能通过成绩先进行第1轮的选拔,再进行面试。

不过面试就跟自己没关系了,那是皇帝朱元璋的事情,朱启也好不容易能够休息一会,不过朱元璋显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