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误区(3 / 4)

“看过了。”傅松点点头,然后苦笑道:“问题都是好问题,可对我而言,有些超纲了。”

刘克莉一副你逗我的表情:“傅总,你也太谦虚了吧。”

傅松摆摆手道:“我不是跟你假客气,我呢,大学里学的是经济地理,跟经济沾点边,但跟计算机或者电子工业隔着十万八千里。

你如果问我地理方面的问题,我一点都不怵,可你问我电子工业、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说到这,傅松摊摊手,很光棍道:“你这是问道于盲,我一个门外汉,哪懂那么专业的东西?”

刘克丽不解道:“傅总,可我听沈老先生说,你对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颇有一番新奇的见解,而且集成电路投资基金也是在你的倾力支持下才成立的。

如果你不懂电子计算机工业,怎么会坚持成立这个基金呢?”

傅松道:“沈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说的好听点叫喜欢培养年轻人,说的难听点叫护短。

我身上一共二两钉儿,到了老沈的嘴里,就变成两百斤甚至两千斤了,夸大其实了,绝对夸大其实了。”

刘克莉做记者将近十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采访对象很客气,很热情,很配合,反正一切都让她挑不出任何毛病。

但偏偏对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振振有词说:老子是门外汉,不懂你的那些问题。

要知道她交给傅松的采访稿,是她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加班加点,晚上熬夜,精心准备的。

现在傅松告诉她,这些问题他一个都不懂,她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觉,别提多郁闷了。

一时之间,她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喝茶喝茶。”傅松笑呵呵道,跟刘克莉碰了碰杯子,抿了一口茶,闭口不提采访的事情,转而询问起她这些天来沐城的见闻。

既来之则安之,刘克莉暂时将采访的事情放到一边,兴致勃勃地跟傅松聊起了这些天参观的感受。

引导话题可是记者的一项基本素质,刘克莉对此相当拿手,刚开始一直顺着傅松,找的话题都挠到了傅松的痒处,傅松自然愿意多聊几句。

作为记者,刘克莉最不怕的是能侃的人,最怕的是那些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葫芦,见傅松谈话的兴致越来越高,于是渐渐地将话题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导。

从远景集团的发展历程,聊到脚下的总部大楼和她这些天下榻的远景·文华东方酒店这两个沐城的地标建筑。

从远景集团今年以来的大规模并购,聊到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战争。

从远景研究中心,聊到沐城职业技术学校。

不管聊什么,刘克莉都能接上话,而且时不时地妙语连珠,一些话发人深省。

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但通过短暂的接触,傅松在心里给了刘克莉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这个女人拥有良好的外交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口才更是极佳,专业素养也不差,做一名小报记者屈才了!

渐渐地,傅松似乎忘记了她记者的身份,有一种在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

何佳看看时间,这次见面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马上要下班了,不过看傅松正在兴头上,她也就没出声,默默地起身去给他们换了新茶。

“何秘书,谢谢谢谢!”刘克莉对何佳连声道谢,紧接着对傅松道:“傅总,我有个疑问,你能不能为我解惑?”

傅松端起茶杯吹着茶叶道:“嗯,你说。”

刘克莉道:“我来沐城这几天,冯部长带着我参观了很多地方,但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让我意外的只有两个地方。

一个是远景研究中心,一个是沐城职业技术学校。前者侧重基础研究,后者侧重技术应用,这种高低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