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盆满钵满。
实际上,在9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的牛奶企业基本上都是区域性质的,根本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乳品企业,原因就在于巴氏牛奶不利于保鲜储藏,但利乐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伊利,利乐公司利用自己保存新鲜乳品的先进技术,成功帮助伊利打破了跨区域销售的壁垒,从一个区域性企业变成国内乳品巨头。
在伊利的带动之下,蒙牛也开始与利乐合作,自此,“草原双雄”雏形完备,在黄金十年的发展势头之下,逐渐形成了平分天下的格局。
曾有媒体将利乐描述为“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后世我国乳品行业对无菌包装的需求是每年1000亿包左右,其中超过一半是利乐供应的。
利乐包装技术很牛,但商业上,这家瑞典企业也是充分利用了其市场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利乐的垄断方式是常见的捆绑销售,因为它既卖包装原材料,又卖包装设备,它虽然不强求你两样都用它的,但却通过技术手段逼你不得不都用它的产品。
如果只买它的包装设备,而不买它的包装原材料,那么奶企在使用利乐竞争对手的包装材料时,利乐的包装设备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识别到包装材料不是利乐的,于是隔三岔五给你罢罢工,出点小乱子。
为此,利乐曾被欧盟因其利用市场支配地位不正当竞争罚款7500万欧,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中国这边罚款1亿美元。
但这点被罚的钱相比于他家挣的钱来说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后世的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双寡头,稳坐中国乳业企业排行榜 &np 2 席位。
然而,双寡头也只是表面风光,实际上只是利乐的打工仔而已。
利乐包装成本几乎占了每盒牛奶成本的40,每销售一份利乐包装的牛奶,乳制品企业获得利润的1/4,而利乐获得3/4。
利乐把控着蒙牛与伊利的“命脉”,虽然未养一头牛,却吞掉了中国乳品企业75的利润,蒙牛和伊利不是打工仔是什么?
细思极恐的是,乳品行业的很多创新都是被利乐这些无菌包装巨头推动的。
常温酸奶在国内卖得如火如荼,三大品牌你死我活,不管这个饼,谁分的多,谁分的少,最终产品都用利乐的包装。
分到大饼不是最厉害的,把饼创造出来才是最厉害的,就好比做产品不如做技术,做技术不如做标准,做饼的才是最厉害的,因为它设计了游戏,不然玩家都没得玩。
利乐其实早在70年代通过参加展会的方式,得到了第一个在中国崭露头角的机会。
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利乐的第一台灌装机于1979年在广州投产,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纸盒装菊花茶广受消费者欢迎。
远景集团在呼盟的奶源基地上投入了巨资,自然是要将牛奶卖到全国各地。
冯保国本来打算直接引进利乐常温液态奶灌装生产线,但在得知利乐如此心黑后,果断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尼玛的,老子赚一块钱,一大半都进了别人的口袋里,凭什么?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他人手中,无论企业如何发展,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所以,冯保国决定自己研发生产线!
但远景集团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自己搞研发谈何容易?
没别的办法,只能是先抄利乐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就连抄作业都抄不好。
利乐包装机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而远景集团通过逆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