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南迁迫在眉睫(2 / 4)

就连崇祯在哪个嫔妃床上多少时间都有记录且被传出去的。

所以此番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如此机密就恰巧传到了懿安皇后天启皇后张氏那里。

懿安皇后对周后崇祯皇后周氏表示坚决反对之意。

她说这是周延儒误皇叔,宗庙陵寝在此,迁往何处?

周后把这些话转告崇祯,引起朱由检大怒,立即追查向内宫透漏消息的人。

可由于懿安皇后守口如瓶,朱由检根本查不出个所以然。

毕竟嫂嫂又不是跟小叔子是一条心的,二人之间始终是有隔阂所在。

但崇祯对懿安皇后极为尊敬,视若自己的母后。

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可直接就流露出,崇祯对保住北京缺乏信心的内心秘密。

这么多年,大明的江山越来越不稳固,他完全没了刚登基时候那种自信了。

鉴于北京已危在旦夕,特别是锤匪要兵分三路进攻京师的谣言,传的满天飞。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南迁”。

崇祯在德政殿召见李明睿询问御寇急务。

李明睿请皇帝屏去左右,趋近御桉,与他展开一场关于南迁的密谈。

崇祯则是出声让人走开。

“臣蒙陛下召,路上听闻贼势颇大,今贼子近逼畿甸,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陛下不立即下定决心,非要拖沓犹豫,怕是不妥。

当今天下惟有南迁可缓大明目前之急,徐图征剿之功。”

崇祯因为有上次南迁之议的教训,十分谨慎地回答。

“此事重大,未可轻言,亦未知天意如何?”

李明睿则是极力鼓舞道:“陛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胜天!

陛下此举正合天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大明大势,已至此步,岂能因循守旧?

若是陛下不速速决断,日后定有噬脐之忧啊!

更何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陛下可有内断之圣心,外度之时势,不可一刻迟延也!”

朱由检环顾四周,见无人,这才向李明睿吐露了他的心声:

“朕有此志久矣!”

李明睿大喜,果然大家是一路人呐。

他又听崇祯说道:

“只是朕苦于无人出面提及此事,故而一直推迟到今天。

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

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李明睿连连点头。

自是明白陛下是好面子的,这种事绝不能是皇帝主动提及南迁。

南迁如何操作是个难题!

要把宫廷与政府迁往南京,到底不是搬家那么简单。

崇祯仔细地询向中途接济等具体事宜。

李明睿胸有成竹地回答:“不如四路设兵,山东、宣府、河南,此陆路也。

登来海船,通州运河,此水路也。

陛下须从小路轻车南行,二十日抵淮上。”

崇祯听了表示同意,再次叮嘱:“好,千万要记住此事不可轻泄。”

李明睿见皇帝已经应允,希望从速行动:“陛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臣的谋划必然不敢泄露,但求圣断,陛下但出门一步,龙腾虎跃之间,不过辗转之间就把天下运势再次握在手中。

若是孤坐北京,坚守危城无益也,更无益于大明天下,无益于祖宗社稷!”

朱由检颔首退回内宫,命近侍在文昭阁赐宴招待李明睿。

他手里还有洪承畴十几万人马。

一旦南迁,这些人马必然会放弃守宁锦。

但贺今朝称王一事,始终是压在他头上的一颗滚石,说不定就什么时候落下来了。

尤其是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