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她会为了一口心头好而努力的(1 / 2)

杨远威不在,三个姑娘都觉得有点遗憾,毕竟当初说好的要一起庆祝胜利的,说好的一人做一个好吃的相互分享的,可是因为杨远威临时有事不能参加,他说好的要做牛排也做不了了,但是牛肉都买回来了不能浪费呀,只能都交给徐焕来做了。

徐焕倒是很愿意尝试做牛排的,这肉还是人家远威哥特意买回来的,而且这牛肉也就在这龙城关才能吃到,外地很少能吃到,就算是有,那也价格很高根本吃不起,所以徐焕可是不会错过每一个能吃牛肉的机会。

说起这牛肉,那就不得不说说大燕的畜牧业。

龙城关最早没划入大燕版图之前也是游牧民族栖息地,后来也保留了养牛养羊的营生至今。所以龙城关的牧场也很多,畜牧业可比其他地方要强上许多。

只不过这里的牛很娇气,拉到别的地方就养不活,因为只要吃了别的地方的草就窜稀,窜两天就死了,这种窜稀死的牛肉一般人还不敢吃,不像是腿折了的那种,这种得病死的都怕是有毒,死了就直接埋了,没人敢吃的。

可要是从龙城关运草料回去养牛,那成本就太高了,这种事没人愿意干。

要是冬天冷的时候倒是可以把牛肉运出去,但最远不会超过博州,因为过了博州冬天也不怎么冷,肉容易坏掉。

因此冬天只有北部十州才可以有新鲜的龙城关牛肉吃。

龙城关这边也会对外销售牛肉干到各地,但是为了防止长毛,会做的很咸很干硬,一般人还真就不咋得意这一口,也就那些当兵的回家省亲会买一点给家人尝尝牛肉的味道算是地方土特产,或者退伍的老兵偶尔买一点下酒,顺便回忆回忆过去,吃个情怀,回忆当年他们巡边的时候每个人的兜里都会有一把牛肉干,就着西北风,一口风一口牛肉干跟外族拼命的日子。

这牛肉吧说来说去就是销路不理想,总的来说就是运输成本有点高,再加上消费人群有限造成的。

为啥说消费人群有限呢?就是吧,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是吃不惯牛肉这股味道的,再加上烹饪方法也没什么花样除了卤牛肉,就是做成馅,能配合它的蔬菜什么的,例如洋葱啊,番茄啊,胡萝卜啊,黑胡椒啊,这个时代也没有啊,再加上调味料的匮乏,基本就是牛肉的原汁原味,所以其他地区爱吃它的人就很少。

在其他地方,这牛肉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吃的起的,卖的很贵,并不是普及的东西,不像是猪肉和鸡鸭鱼随处可见,有的老百姓几代人都不知道牛肉是个啥味道。

其他地区也不是没有当地的牛,但那都是用来种地拉车的那种牛,谁舍得吃啊,买一头挺贵的,一般一头牛能活二三十年,养着养着就养出感情了,啥时候不能干活了才能舍得杀了。那肉一般人家基本上都是卖到饭馆里去,自家不吃。

这种耕牛的肉没有龙城关或者突厥他们草原那种肉牛的肉香嫩,比较柴,做不好肉很硬,需要炖很久才会软烂,太费柴火了,因此卖到饭馆里的价格有时候都比不上一条好鱼的价高。

但是在龙城关牛羊肉却是属于家常肉类,也许就是因为吃的牛羊肉多吧,再加上这边奶制品比较多,能补钙,这也算是一种饮食优势吧,所以龙城关这边的人都长得比较高大。

奶制品这也是跟草原人学的,他们这里会做奶茶,不是现代的那种奶茶,是用奶煮茶放点盐,外地人喝不惯,但是当地还挺普遍的,尤其是老一辈人,几乎是经常会煮奶茶,后来是中原的茶道文化普及了之后,中青年这两代人才热衷于学习茶道,烹煮江南的茶叶。他们还会做奶豆腐,就是类似奶酪的东西,这属于巡边将领的口粮,敢吃泡水都行,味道好还比较扛饿。

这里还有加了牛奶的点心和糖果之类的,味道是相当的好,缺点就是保质期短,运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