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皇上、太后,军机处昨日刚刚收到两江总督府的电报,安庆府己被伪逆大军攻破,巡抚恩铭自尽殉国,安徽全省己被伪逆大军攻占。”
“什么?这才几天的时间,安徽省就被伪逆攻占了,恩铭自杀殉国了,端方呢?他是两江总督,安徽不是他的辖区吗?端方干什么去了?”
“回禀皇上,两江总督端方、两湖总督赵尔巽己联名向朝廷请救出兵增援。”
“什么?伪逆进攻安徽的时候,端方在干什么?湖北不是有新军吗?赵尔巽为什么不去救援安徽,现在都来向朝廷讨援军,朝廷养他们有什么用?”
听到光绪大发雷霆之怒,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心里都想着,如果朝廷早点把恩铭撤了,平息了华东的怒火,结果或者不会如此,现在华东翻了脸,谁有办法应?
原来在恩铭派遣舰队拦截华东的运输船队之后,华东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报导,一时间引起了舆论哗然,南方各地的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文章,指责安徽巡抚恩铭不顾灾民疾苦,破坏华东的救灾行动,并且在华东的有意引导之下,甚致将矛头指向了清廷,对清廷在这次水灾中基本毫无做为,漠视灾民安危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而长江沿岸各省的督抚大员们也纷纷向清廷上书,弹亥安徽巡抚恩铭,要求清廷撤去恩铭的官职。其实各省的督抚大员们这次群起弹亥恩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来是原来这些督抚大员们和华东达成一个微妙的默契,对华东在各省的救灾行动不加阻扰,甚致是在暗中支持,而华东也不对地方,主要是州城府县进行侵犯,这样各省可以借助华东的力量,平定灾情,安抚百姓,同时还保持对地方的控制。可以说这是目前各省大员的最佳选择。但恩铭却打破了这个默契,坏了江湖规据,当然就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借着这个机会,将他挤走算了。
另一方面也是和朝廷叫板,因为在庚子国变时,东南各省结成了东南互保,保证了东南各省在庚子国变期间没有受到破坏,而在庚子国变结束之后,清廷也认可了东南互保的正当性,这也时东南各省在清廷的体系中有一定的自主地位。既使是当年参加东南互保的那批督抚大员们或是死了,如李鸿章、刘坤一,或者离任,如张之洞、袁世凯,但新任的督抚大员们基本也都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东南互保决不仅仅是当时的几位督抚大员发起并成立起来的,在他们的背后,是东南各省的士绅、工商阶层的支持,使东南互保有物资保障,另还还有列强各国的认可。
现在这些基础条件还在,不是换几个官员能够解决的,何况督抚大员那个不希望自己的权力更大一些,因此上任之后,在有意无意之间,也都放纵各省的自主地位,自已也有更大的自由度。当然,在庚子国变之后,清廷的行事也谨慎得多,毕竟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强制东南各省的行动,只能以协商态度对待,双方就一真保持的这种平衡局面。
而这一次救灾事件上,清廷频频向长江流域各省施压,要求他们驱逐华东的救灾人员,在各省采取敷衍态度时,清廷反而下旨严令各省照办,言辞十分严厉,丝毫不在意各省的态度,这就打破了朝廷和东南各省之间的平衡局面,因此各省的督抚大员也借着这个机会,一起上奏,弹亥恩铭,也是给朝廷一点颜色看看,向朝廷表达地方上的不满。
不过让各省的督抚大员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清廷可没有妥协,一方面下旨嘉奖恩铭,表示他忠于朝廷,虽败犹荣,因此并不治罪;一方面又严厉的批评其他的督抚大臣,怠慢朝廷之命, 玩忽职守,不忠于君事等。由其是对两江总督端方,责备之辞犹为严厉,令端方暂时代任,听候朝廷处置。
原来现在清廷对待华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还维持着表面的和睦,但拖就拖,但华东宣布以推翻清廷为目标之后,双方也彻底撕破了